本報特約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本報特約-金融透視-儲曉明-立足大陸國情-全面深化資本市場系統性改革-021200110.html

本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3月12日,證監會劉士余主席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對市場關心的問題務實地給予明確回應,指明了大陸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發展方向。資本市場之所以成為全社會關心的問題,是因為當前大陸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難以滿足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需求,供給側改革在客觀上需要資本市場承擔起重任,發揮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 然而從現狀出發,大陸資本市場還不夠成熟,面臨法治體系不完善和投資者隊伍不成熟兩大基本國情,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大陸資本市場改革的兩大約束條件。過去由於對資本市場定位認識不夠清晰,過於強調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而忽視其投資功能和風險管理功能,因此把改革的重點聚焦在註冊制改革上,但註冊制改革並不是資本市場改革的全部,資本市場改革是系統性工程,不能單兵突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面深化推進。 一、經濟轉型關鍵階段,需要資本市場承擔重任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資本市場作為大陸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在大陸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將發揮重要作用。“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杆率,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從現狀來看,目前大陸資本市場尚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從證券化率這一衡量資本市場深化程度的指標來看,過去十年大陸平均證券化率約為68%,而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成熟市場證券化率常年維持在100%以上的水準,這意味著大陸資本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將承擔起經濟轉型關鍵時期的重任。 當前大陸金融體系已難以有效滿足供給側改革的需求。過去十幾年,中國大陸經濟經歷了一個快速貨幣化的過程,這突出表現為貨幣供給的增速顯著高於GDP的增速,此種增速的背離在宏觀上一方面表現為大陸宏觀杠杆率(通常用銀行總資產跟GDP的比例來衡量)持續攀升,2015年底達到286%的水準,相當於同期歐美國家的3倍;另一方面表現為大陸融資結構欠合理,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過去十年平均占比維持在85%以上的水準。 在微觀上,大陸企業債務高企,社會整體債務成本過高,截至2015年底大陸企業負債率高達120%,遠高於OECD國家約90%的平均水準。由此帶來了金融體系的兩大問題:一是資本配置效率低,社會資本過度地向產能過剩的大型國企、央企傾斜,而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一直融資比較困難;二是金融風險逐步積聚,截至2015年底大陸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達1.67%,不良貸款餘額增長至1.27萬億元,儘管目前大陸商業銀行整體資本充足率較高、不良貸款率仍處於國際較低水準,但銀行體系內部積聚的金融風險正在增加。 金融改革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支撐,而融資結構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供給側改革中提到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都需要以融資結構的改革為基礎。這在客觀上倒逼我國必須借助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來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為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平臺,為經濟轉型提供收購兼併平臺,為不良資產提供化解風險的平臺,切實推進經濟供給側改革,切實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效率。 二、當前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要解決兩大核心問題 過去大陸資本市場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自1990年以來,大陸資本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壯大,成功地推動了股權分置改革,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市場交易體系,在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打擊內幕交易、完善資訊披露以及推進市場開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截至2015底滬深兩市市值規模高達41.8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大陸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從2015年的股市巨幅波動來看,中國大陸資本市場仍然是不成熟的市場,與美國等成熟市場相比,儘管大陸的市場總量差距在逐步縮窄,但是在市場法律體系建設、市場理念以及投資者結構等方面都還存在較大差距。 具體來看,目前大陸資本市場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市場法制體系不夠完善。改革開放以來大陸高度重視金融立法,已制定了包含《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及《證券法》在內的多部上位法,但原有上位法中的多項規定與當前經濟轉型和市場發展趨勢已不相符合,難以滿足市場創新發展需求。在下位法的建設上,目前與資本市場運行相關的部門規章也不夠完善,私募基金監管、金融產品監管等領域都缺乏完整的規章條例。 在法律實施中,目前大陸市場參與主體法治意識較為淡薄,金融法治生態環境不完善,這與大陸依法治市的總體要求還有差距。二是投資者隊伍不夠成熟,這一方面表現在投資者結構上,大陸資本市場是比較典型的散戶型市場,機構投資者占比偏低,截至2015年底大陸機構投資者(不含一般法人)持股市值占比不足20%,遠低於成熟市場70%以上的均值水準;另一方面表現為大陸投資者行為普遍呈現短期化特徵,市場投機氛圍較濃,投資者整體的專業水準相對偏低,容易引發市場非理性的大幅波動。 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一定要從中國國情出發,著力解決上述兩大難題。目前法制體系的不完善和投資者隊伍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制約大陸資本市場改革的兩大約束條件。未來大陸資本市場的發展一定要從中國大陸實際出發,一方面加強法制建設,要依法治市,健全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環境,改變過去存在的制度建設跟不上創新發展步伐的情況;另一方面更加重視投資者保護,加快培育機構投資者隊伍,改善投資者結構,鼓勵社保基金、企業年金、養老基金以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發展成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提升資本市場整體運行的平穩性。 三、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是系統性工程,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從歷史經驗來看,任何國家或地區資本市場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資本市場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陸資本市場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十三五”規劃建議對資本市場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交易制度的改革、市場體系的完善以及監管架構的重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大陸正在積極研究推進發行制度改革、交易制度改革以及監管體系重構,這些改革的推進都需要系統性的考慮,不能急於求成。 註冊制改革並不是資本市場改革的全部,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是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過去由於對資本市場定位認識不夠清晰,資本市場發展過於強調發揮其融資功能,而忽視其投資、交易等其它基礎功能,因此以註冊制為代表的發行制度改革成為了市場關注焦點。然而註冊制改革並不是資本市場改革的全部,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在於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這種多層次一方面表現為市場的多層次,即構建包含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以及證券公司櫃檯市場在內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另一方面表現為產品的多層次,借助多樣化的股權、債權產品的發展來豐富融資管道,構建多管道、全方位的融資體系。 資本市場改革是個系統性工程,不能單兵突進。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必須是全方位、系統性的改革。正如證監會劉士余主席指出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註冊制改革以及多管道推動股權融資等都是相互關聯的,不是孤立的、獨立的。註冊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大決策,必須搞但不能單兵突進。無論是核准制還是註冊制,資本市場要解決的都是效率、公平以及投資者保護的基本問題,這一點不會隨著發行制度的改變而改變。在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佈局下,資本市場也應以市場化和法治化為抓手來全面推進改革。借助市場化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借助法治化來實現依法治市,通過法律規章體系的完善將政府這只“無形的手”逐步從市場體系中分離,更好地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申萬宏源證券公司董事長 儲曉明) 【中央網路報】

貸款債務協商>車貸

內容來自YAHOO新房屋貸款企業貸款

E0EE8508637E94F1
arrow
arrow

    h19rb95d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